上个月,我发现13岁的大女儿竟然不会吞药片…
因为她从没吃过药。那天她有点发烧,我给她找了一片感冒药,结果她咽不下去,我才意识到这个技能也是要学习的。
大花小时候也发烧,但从上小学开始,就没得过病,现在马上要念初二了,我记忆中她只发过两次烧,包括这次。而且都是睡一觉就好了。再而且,因为都是周末,所以也从没请过病假。
我想这与她从小参加体育锻炼肯定是有关的。她从五岁多开始练击剑,基本上每周去一次,所以体能是不错的。
但她的队友们也有经常生病的,所以锻炼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。
4岁的小女儿体质比姐姐差一些,不仅经常感冒,而且得过肺炎。
我总结了可能对姐姐拥有好体质有帮助的一些经验,也在二花身上尝试,目前取得了一些效果,她已经连续几个月拿到了”全勤小明星奖“。并不是说她不生病了,而是不像以前那样,一发烧感冒就要好几天才好。现在基本上半天、一天就能通过自己的调节恢复正常了。
关于让孩子拥有好身体,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,这里先说说最重要的几点认识和做法。
第一,要保护和提高孩子的免疫力。
我们要意识到,孩子首先是一只动物。他们的机体有一套免疫系统,也天然地具备自愈能力。要保护好它。
免疫系统也是用进废退,需要锻炼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它与病毒和细菌战斗。当然不是说让孩子多生病,而是在孩子感冒发烧时,要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法,让孩子在康复的同时,锻炼免疫力。
物理降温为主、美林为辅,发烧24小时后去验血,没有确认细菌感染时别吃抗生素,不要吃”副作用不明确“的中药,不要急着让孩子摆脱发烧的痛苦,要让他们多调动自身力量来痊愈。
要从活到100岁的长度来看待发烧这件事。现在让孩子多和病毒对抗一次,未来就更有希望不轻易被病毒攻陷。
第二,多和孩子到户外活动。
生命在于运动。我们大人如果长期不运动,身体就会”发虚“,孩子也一样。
不用专业、系统的训练,多带他们到户外跑一跑、打滑梯、跳格子、爬墙、拍球、玩滑板车,做什么都行,形式不重要,动起来就对身体有益。
大人不要犯懒,和孩子一起运动一下,对自己身体也有好处。
而且,我们能陪孩子的时间真的很有限,孩子一晃就长大了,到时候你想陪也不用你了。
第三,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饭。
孩子只可能吃多,绝没可能饿着自己。
吃饱是动物本能。没有行为能力时饿了就会哭个不停,会说话了就会要吃的,能走会跑了就会找吃的。自己想吃啥、还吃不吃得下,自己最清楚。
但是有些奶奶外公总怕孩子吃不饱似的,追着孩子喂、不停地给孩子嘴里塞东西、孩子说饱了却让孩子再多吃一点儿,其实对孩子没好处,还可能催肥。
所以咱们做父母的万一遇到老人这样做,一定要沟通好,杜绝填鸭式的喂养,让孩子享受食物。
第四,保护好孩子,远离伤害。
孩子玩得开心时,往往很专注,对外界环境的危险元素缺少警觉、也不具备预判能力。
我们做父母的脑中时刻要绷着一根弦,让孩子远离伤害,尤其是不可逆的伤害。
一般家庭里,孩子触电的风险很小。火看着就很危险,孩子一般不会靠前。但热水尤其是开水一定要小心,别放到能被孩子触到、碰倒的地方。
过马路时我们都会注意抱着或拉紧孩子,但在某些貌似安全的地方,却容易放松警惕。比如淘气堡,有些设施是有安全隐患的,容易发生跌落等风险,要注意。
在小区院子、公园等地方,有些半大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,无论他们挥舞着树枝棍子,还是骑自行车比赛、追着跑等,都是危险源,如果你的孩子小,一定要离远一点。
有些步行街上会有电瓶车、电动车、自行车,都可能撞到孩子。
海边、自动扶梯、太矮的栏杆这些,大家都知道怎么防范风险,关键是领孩子出去玩的时候,别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,别溜号,别低头看手机。
意外,都发生在意料之外,一旦发生,追悔莫及。切记切记。